EON4招商動態
書香武院|2021級民族民間實驗班“中華武術精神”專題系列讀書會
2021級民族民間實驗班“中華武術精神”專題系列讀書會“中華武術精神”專題系列讀書會
首屆全民閱讀大會4月23日在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
書本是人類智慧的重要載體🤸🏼♀️,是人們獲取真理、培養品格的重要來源。而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應當積極從書本中學習智慧😎、汲取營養。有基於此,5月20日🪠,武術EON4招商召開會議,會上馬學智院長向與會的青年教師發起了積極開辦讀書會🧍♂️、增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倡議。
上有所興🧱,下必從之。2021級民族民間實驗班班主任汪楠老師會後便組織全班同學召開了“中華武術精神”專題讀書班的啟動會。
“文以載道,武以鑄魂”🔅。武術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與武術相關的經典文獻,則是幫助學生鑄就民族精神😈、振奮尚武靈魂的重要橋梁💤。
在20日的啟動會上,民族民間實驗班的同學紛紛表達了對於閱讀經典的興趣🧜🏻♂️,在學習委員董佳樂的組織下,全班同學分成了四個閱讀小組,即《莊子·說劍》組😣、《史記·遊俠列傳》組、《中國之武士道》組和《Sport as part of a meaningful life》組🎇。此次專題讀書會選取的文本囊括中西古今,以期鍛煉學生的中英文閱讀能力。
王曰🪽:“子之劍何能禁製?”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裏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莊子·說劍》)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李白《俠客行》中的這句詩廣為流傳,歷來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劍術之高明🧑🏻🦽。實則,這句話最早是用來形容莊子的🧑🧒🧒。莊子作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通常與老子被合稱為“老莊”📚。《說劍》一篇收在《莊子》的《雜篇》中🧑🏼🔧。《說劍》的知名度遠不如莊子的《逍遙遊》🤷,但該篇語句流暢🧔🏻♂️,故事完整,情節跌宕起伏💁♂️🧑🏽🦰,被稱為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
5月25日,《莊子·說劍》篇的讀書會如約而至👱🏿♀️。這一組的讀書分享和匯報由宋世偉來完成,PPT製作由董佳樂和陳旭東完成,張耀天、李東洋、周曲鵬、王景暉負責收集相關資料。匯報主要從作者信息、作品背景、內容解析和文體感悟四個方面進行,同學們不僅梳理了莊子的三劍說,即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和庶人之劍,而且還進一步指出《說劍》篇中對於劍之形製的描述可以為人們研究先秦劍器提供文本參考,同時李東洋同學還提出莊子三劍說如何在今天實現現代化轉化🧔🏻。
同學們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莊子對劍的論說實際上是從三個層面展開的,即劍器、劍術和劍道。
劍器⬆️:莊子在《說劍》中提到了劍鋒➿🧔🏻♂️、劍鍔、劍脊、劍鐔和劍夾,為我們研究先秦之劍提供了參考👩🏻🦼➡️。其中🧘🏻♀️,“劍鍔”指的是劍刃,“劍鐔”指的是劍鼻,“劍夾”指的是劍把🦦。
劍術:“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莊子對劍術的論述可謂是精彩至極👩👩👧。莊子這裏傳授了用劍的技擊訣竅,就是要學會用虛實迷惑對手,等待有利時機,誘敵深入,雖後發卻先至☦️。
劍道🏋🏽♂️👸: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和庶人之劍👏🏿。《說劍》開篇講的是趙文王喜劍,養了三千多名劍客,這種沉迷導致國政不治,周邊諸侯蠢蠢欲動,太子悝由此請莊子來說服趙王。莊子借此闡發了自己的“三劍說”:
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此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
莊子“三劍說”中的“劍”實則非形而下之“劍”🧏🏻,而是道之層面的“劍”🙆。“天子之劍”指的是天子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地勢,完成統一天下的使命;“諸侯之劍”指的是諸侯如何知人選人,治理好自己的封國🤵🏼♀️;“庶人之劍”指的是庶人之間因私利而爭鬥,不惜喪命,是好勇鬥狠💀,於國家毫無裨益。
顯然🧑🏻,在莊子看來✌🏿,最為值得推崇的是“天子之劍”🤦🏿♀️,而最需要批評的就是“庶人之劍”。“天子之劍”的核心是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安邦定國🙎🏻♂️,為世人提供一個和平的環境🤟🌝,此處用“劍”的目的實則是消除各國間不斷爭鬥的狀態,是以劍止武💷,這與“武術”的“止戈為武”可謂是殊途同歸、百慮一致。
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把中華傳統中的天下情懷表達地淋漓盡致👩🏻✈️。莊子的“天子之劍”的使命是結束分裂和戰爭,實現統一和安定,這恰恰代表了先秦時期的天下情懷🌏。而對於居家上課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匹夫之責”就是完成學習任務🕣、遵守防疫規定,不斷培育浩然之氣6️⃣,積極傳遞正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提到的“浩然之氣”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還指出“集義”是培育浩然之氣的根本途徑🥪。“集義”即是“積善”,就是自覺承擔社會責任🐣。
BOOK
21級民族民間實驗班的劉子俊來自天津,他在積極閱讀文本的同時,還正以大學生誌願者的身份參與社區的抗疫工作,以自己的行動涵養“浩然之氣”。“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好讀書絕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而是要融入到社會實踐的廣闊天地中🕍,擔負起時代所賦予我們的責任💂!
圖文來源|汪楠
監製校對|張盈迎
編輯製作|劉年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