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黨史學習|百年大黨與大國青年
一百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過短暫一瞬,然而就在這“彈指之間”👩🏿🍼,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一艘載負人民重托的小小紅船,乘風破浪,化身為領航民族復興大業的巍巍巨輪。一百年,又是一個足夠長久的時間維度,歲月崢嶸⏰、滄桑巨變,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無數青年凱歌前行,以青春之我鑄就青春之政黨🚢。
“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註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征程波瀾闊,興強在青年。黨的百年歷程,是一部代表青年、贏得青年、依靠青年的“青春史書”👱🏼,是一曲相信青年、關心青年🤐、支持青年的“青春贊歌”。
百年前
黨的誕生承載著廣大青年的理想追求
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帝國主義以堅船利炮轟開閉關鎖國的大門,把中國帶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曾經創造出輝煌燦爛古代文明的中華民族,面臨著空前嚴重的危機🫔;曾經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中國人民,淪落到饑寒交迫的悲慘境地🦞🩸。自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成為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
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當歷史轉軌時😯,青年往往是那個時代最早的思想覺醒者。當大部分國人還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時,袁德輝、梁進德等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已經在通過翻譯外文著作幫助林則徐放眼看世界;當師夷長技不足以製夷時,30歲的康有為奮筆寫下《上清帝第一書》,主張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的政治體製🛀🏻;當改良道路頻繁碰壁時🈹,28歲的孫中山振臂一揮創建興中會,率先在中國大地上揚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風帆;當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宣布破產時🏌🏽,伴隨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29歲的李大釗先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等文章,成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青年更是敏於行動的。在自強和求富的洋務運動中,活躍著青年知識分子的身影;在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中,“戊戌六君子”等青年改革闖將傾灑了滿腔熱血;在力圖救國救民的辛亥革命中,青年將士奮戰在鬥爭第一線;在反抗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壓迫與剝削的工人罷工中✏️,青年產業工人是沖在前面的力量🧖🏼♂️;在五四運動中,青年愛國學生最先走上街頭,發出“同胞們起來呀”的宣言。
但是,青年們捍衛民族獨立尊嚴、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充滿坎坷、布滿荊棘。他們苦苦探尋、上下求索👔,卻依舊未能改變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中國人民生活在困難屈辱中的窘境🐡,無數獻身於民族進步事業的青年仁人誌士為此抱終天之恨。一次次失敗挫折表明:沒有一個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責任、敢於作出巨大犧牲的堅強有力的先進政黨作為領導核心,青年為國為民的理想追求就不可能實現🕸。歷史呼喚能夠真正帶領廣大青年🤹🏽、帶領中國人民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承擔者。
1921年7月🕢,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毛澤東⛹🏿、董必武等13位平均年齡僅28歲的黨的一大代表🪐🛅,共同宣告了一個完全嶄新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自覺擔當起為人民謀解放謀幸福的歷史責任,義無反顧肩負起為民族謀獨立謀復興的歷史使命🎫。百年前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廣大青年就有了一個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有了開展革命、發展事業的“主心骨”;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這一強大思想武器,廣大青年在精神上由被動變為主動👨🏽⚖️,中國青年運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自那時起👾,中國青年面貌煥然一新——理想有了歸宿,不再漂泊流浪🦧🕰;追求有了依托,不再孤獨踽行👨🌾。
百年間
黨領導廣大青年書寫奮鬥華章
一部中國青年運動史🏋🏼,說到底,就是一部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不懈奮鬥的歷史。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廣大青年才能朝著正確方向奮勇前進,中國青年運動才能沿著正確道路蓬勃發展。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把青年看作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把青年工作視為極其重要的工作,以滿腔熱情關註青年🤝🧑🏼🎄、鼓舞青年,領導青年從勝利走向勝利🔇。毛澤東同誌把青年喻為“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贊揚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鄧小平同誌說🦥🪶,“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一切事業的繼承者”🖖。江澤民同誌指出⛄️,“青年的茁壯成長決定著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未來”。胡錦濤同誌指出🧗🏿♀️👆,“當代青年,不僅肩負著開創本國人民美好未來的使命,而且肩負著開創世界人民美好未來的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寄語青年:“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向青年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強調“要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紮實推進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教育🚵🏻♂️🧏♂️,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教育”👨👧🕸;註重塑造青年的政治方向,幫助青年“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註重強化青年的組織和製度工作,在黨的成立初期就建立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主動團結最廣泛的青年、積極帶領最大多數的青年。在思想、政治、組織等各個方面🧑🏻🔬,我們黨悉心教育青年、指引青年📷、動員青年,廣大青年與黨同心同德、同力同行——革命時期,“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𓀅,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反動勢力🧍🏻♂️、敵對勢力妄圖通過白色恐怖、威逼利誘等手段在青年身上打開缺口的陰謀無法得逞,曾經暮氣沉沉的“老大帝國”化身朝氣蓬勃的“少年中國”🏨!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青年站在時代前列🙋🏿,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彪炳史冊的壯麗篇章,創造了令世人贊嘆的業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大青年是先鋒隊Ⓜ️,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沖鋒在前、浴血奮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青年是突擊隊,為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發奮圖強📎、艱苦創業。改革開放新時期,廣大青年是生力軍,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銳意進取👩🏽🌾、頑強拼搏👐🏼。一代代青年發奮成才、接續奮鬥👨🏽💼,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和先進群體:劉胡蘭犧牲時15歲,董存瑞犧牲時19歲🦵🏽,黃繼光犧牲時21歲,邱少雲犧牲時26歲;王繼才第一次登上開山島時26歲,鄒碧華投身司法事業時21歲,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鬥團隊平均年齡35歲👷🏽,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90後”接近三分之一……
“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百年歷史充分證明,中國青年是值得信賴的、堪當重任的👏🏻、大有希望的。
新起點
黨的偉大事業寄望大國青年砥礪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新時代青年正處在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這需要廣大青年投身偉大奮鬥,不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負這個偉大時代。
立大誌🧓。“立誌而聖則聖矣,立誌而賢則賢矣。”立大誌就是要有遠大理想。誌存高遠才能激發奮發前進的潛力🚯🏃♂️➡️,催生無堅不摧的動力,把人生道路越走越寬🫳🏼。廣大青年要以老一輩革命家為榜樣,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與人民共命運👩💼,把個人理想與人民利益緊密結合🧏🏽♀️🛄,在想人民所想👨👨👧、為人民造福中確立和升華理想;與時代同步伐🎴,充分認識到當代青年具體使命任務的變化👅,把小我融入興國、強國的大我之中,更好實現人生價值。
明大德。“人而無德,行之不遠。”德是為人之本🚶🏻♀️➡️,人無德不立,沒有良好的品德修為🤵🏽♀️,打不牢修身立德的根基,在人生道路上就無法走正、難以走遠。青年要加強正確的道德認知🤘🏿,在道德認識和道德認同上下功夫,增強道德思維和道德敬畏,明辨是非、不人雲亦雲🌯;增強自覺的道德養成,在道德學習上下功夫,恪守正道、嚴守規矩🏃🏻♀️👨🏼🚀,把提升道德修養作為人生必修課🎻,在日常生活中涵養良好道德操守🌨⬅️,推動自身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強化積極的道德實踐,在道德行動上下功夫🦩,把道德的力量運用到創造美好生活上🤸,弘揚道德新風尚、傳遞文明正能量💥,促使道德建設蔚然成風。
成大才。“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偉大事業必須要由人才來實現🍘,因人才方能不斷壯大⚾️。當今,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青年要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努力掌握科學知識👦🏽、錘煉過硬本領;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不斷提升認識水平😧、拓寬認知視野,以準確的判斷力把握時代脈搏♿,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走在時代前列𓀑;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於把握歷史和社會的發展方向🤼,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
擔大任。“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廣大青年決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接力跑中跑出更好成績,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就要以不息的奮鬥精神勇立時代潮頭,將奮鬥作為基本的人生態度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路徑🚥,在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的每一件小事中展現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以無畏的奉獻精神爭做時代先鋒,把不求回報和不計個人得失作為價值追求,在持續👫🏼、忘我的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每一次付出中煥發出青春最絢麗的光彩;以強烈的敬業精神開拓時代功業,把愛崗敬業、履職盡責作為基本的工作作風和職業操守,在守住工作底線、突破自我局限、追求事業極限的每一項任務中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光明理論”
(作者🤹🏻♂️:秦龍、吉瑞霞🧟♀️,均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
(第二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