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啟迪智慧 砥礪品格 ——從黨史“四重”領悟黨的“四史”
百年實踐證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對象在人、重點在人、難點也在人。黨的自身建設的過程→,就是建設高素質黨的隊伍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要求,要“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註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一個新的視角提出了如何學好黨史的問題,為全黨全面深刻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指明了方向
讀懂黨史重大事件,領悟黨的不懈奮鬥史
黨史重大事件,是黨的全部歷史的縮影和精華,它一般發生在黨的歷史發展的重要關節點⚠️,對推進歷史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奮鬥史,貫穿於百年黨史的全過程,是由一個個重大事件構成的🦗。透過黨史重大事件能夠看清黨的整個歷史的輪廓🥭,給人以重大歷史借鑒和啟示。
比如,五四運動,這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史上最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1919年5月4日下午,五四運動爆發👩🏻🌾。在五四運動當天,李大釗與北大學生一起參加整個遊行示威🫅🏼;陳獨秀沒有參加當天的遊行,他在家中寫文章呼籲學生“直接行動”,把運動進行到底🤏🏼。6月11日晚,陳獨秀在新世界屋頂花園散發傳單時🍫♞,被早已等候在那裏的暗探逮捕。一關就是3個多月。出獄後仍受到監視。於是,在李大釗的護送下,陳獨秀秘密離開北京,經天津遷移上海。在從北京到天津的途中🐊,兩人商量了建立共產黨的問題,這就是被後人廣為傳頌的“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佳話。五四運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直接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再如,鄧小平南方談話💇🏼,這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的又一個宣言書🙍🏼♂️。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歲高齡的鄧小平先後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一系列重要談話,強調: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這次談話🌁,猶如一股強勁的東風🫥,驅散了人們思想上的迷霧,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成為籌備黨的十四大的指導思想🤸🏼♂️,對中國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要正確把握黨的歷史的發展脈絡和歷程,科學認識黨的百年偉大成就,必須從學好黨史重大事件入手。
讀懂黨史重要會議,領悟黨的理論探索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這裏講的“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探索史📧。從表現形式看,理論探索的成果則常常正式定型於黨的重要會議。
比如,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經歷了幾十年時間🕵️♂️,早在1928年10月5日,他為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寫的決議中,就系統地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初步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到1930年,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的不斷完善🧏🏻,在黨的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被正式命名為“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理論飛躍,成為指導全黨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理論創新的步伐進一步加快✬。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提出,表明黨的理論創新達到一個新水平。黨的十九大正式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命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這一創新理論的豐富內容概括為“八個明確”,並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14個基本方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實踐表明,黨的歷史上的每一次重要會議✋🏻,既是一次推動實踐發展的會議👩🏽🦱,又是一次推動理論創新的會議。認真研究黨的歷史上的重要會議,才能深刻領悟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從根本上弄清楚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
讀懂黨史重要人物🤷🏿,領悟黨的自身建設史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全國9100多萬黨員用自己的忠誠和奮鬥寫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切成就,離不開全黨同誌的辛勤努力。在這個過程中🌟,黨員的自身素質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途,如何把我們黨建設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如何培養高素質的黨員和黨員幹部🏜,是黨的自身建設的核心。
重視黨的自身建設貫穿黨的全部歷史。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共同宣告了中國共產黨誕生🥏。但是,這些代表中後來也出了叛徒,也有中途脫黨的。這說明,黨的自身建設永遠在路上🤷🏻♂️,即使對黨的創建有很大貢獻的人,如果放松思想改造也會出問題👱🏿♀️。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會師後,發生了張國燾反對中央關於紅軍北上建立川陜甘蘇區根據地的決定♒️,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並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的嚴重錯誤🪀。1938年4月初👨🦱,張國燾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陜甘寧邊區🧑🏻🏫,投靠國民黨♢。鑒於張國燾由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發展到叛黨投降國民黨等情況🦹🏻,1938年9月至11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號召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進一步認識自己🤌🏿,加強自己,團結自己🔎,以便領導抗日戰爭達到勝利👵。”全會製定並通過《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關於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於各級黨部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等文件,用鐵的紀律和嚴格製度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補足精神之鈣,頒布實施中央八項規定🎚,堅定不移整治“四風”,懲處了一批腐敗分子,黨的自身建設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
百年實踐證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對象在人、重點在人、難點也在人。黨的自身建設的過程,就是建設高素質黨的隊伍的過程。
讀懂黨史重要地點,領悟黨的革命精神史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麽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這些革命精神不是憑空生成的👩⚕️,它是在當時、當地的歷史背景下,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一代代共產黨人為實現初心使命,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而逐漸形成的。這些革命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地域特征🧛🏽♂️🪃。
為什麽井岡山精神能夠生成於井岡山地區?只有認真研究井岡山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傳統、當地群眾的革命基礎,才能夠明白毛澤東為什麽要落腳井岡山🎇,選擇在這裏建立革命根據地🤽,因為這個地區的群眾基礎比較好,大革命時期湘贛邊界各縣曾經建立過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這裏的部分舊式農民武裝,願意同工農革命軍聯合🥴;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周圍各縣有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便於部隊籌款籌糧;這裏地處湘贛邊界,距國民黨統治的中心比較遠🫕,敵人的軍事力量相對薄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有利條件🚶🏻➡️,有我們黨的正確領導和紅軍將士的不懈努力🕵🏽♀️🪜,以“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為核心的井岡山精神才能夠產生。
焦裕祿精神為什麽會在蘭考縣誕生?仔細研究蘭考的地理特征和貧窮落後面貌就會發現💆🏼♀️,那個時候🫰🏼,蘭考是個非常貧窮的地方🤹♂️📕,嚴重的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使蘭考縣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年最低水平🫃🏼,嚴重的饑荒引發了逃荒要飯潮🧘🏼♀️,甚至有幾萬人被餓死🦹🏼。這樣的惡劣環境拷問著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為了找到根治“三害”的方法👩🌾🩰,在風沙最大的時候,焦裕祿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帶頭蹚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正當蘭考人民同澇➰🐊、沙、堿鬥爭勝利前進的時候,焦裕祿卻病倒了,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蘭考人民。“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這樣寫在了蘭考大地上🎾。
因此🧑🏿🔧,領悟革命精神的真諦👏🏿,必須認真研究革命精神的發生地⚅,從黨史重要地點👍🏻🏂🏿、重要舊址、遺址、遺跡入手🚵🏽♂️,才能深刻領會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感悟其歷史地位及時代價值😸。
(作者👱🏻:王相坤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秘書長 )
(來源:京報網)
(第三十三期)